第三期能工巧匠人物专访

抡出来的行业纪录


周建章苦练基本功,掌握过硬的钳工技术
18岁进厂当学徒工,3年学徒期间每天抡锤子上万次,最终创造了单边间隙仅有一张A4纸厚度的纪录。寿光康诺精工有限公司工装模具班班长周建章如今已从业20余年,独立完成50余项技术改进项目,见证了钳工工种从手工打磨到机器制造的转变。8月12日,周建章表示,作为厂里的老钳工,他会将自己掌握的钳工技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新一代。

每天抡锤上万次

8月12日,记者在寿光市的康诺精工有限公司里见到周建章时,他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倦意,双眼布满红血丝。通过交谈,记者得知,由于前一天晚上厂里有一批铸件要生产,他一直在现场盯着,等铸件生产完并检查合格,已是凌晨。在厂里工作20余年,类似的加班对周建章来说早就习惯了,甚至有一年,他加班的时间总和有两个月之多。

今年41岁的周建章18岁进厂当学徒工,跟着厂里的师傅学习钳工基础知识。按照厂里的惯例,学徒工要想出徒,必须学满3年。3年的时间不短,对学徒工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因为按照师傅的要求,每个学徒工每天抡锤子的次数不能少于1万次。

进厂前,他们是用笔写笔记的学生;进厂后,圆珠笔一下子换成锤子,每天还得抡1万次,同期的学徒工几乎都不能适应。“不过即使适应不了,大家也都咬牙坚持。”周建章说,那段时间他的胳膊上贴满了止疼膏。也正是靠着这份坚持,周建章掌握了一身过硬的钳工技艺。

创单边最小间隙

2010年,周建章第一次参加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比赛,经过4个小时激烈角逐,他凭着扎实的基础获得了二等奖。“整场比赛我们需要完成一件作品,从画图设计到挫配,所有环节都要一个人完成,纯手工制作,耗时又耗力。”周建章说,他当时制作的凹模与凸模之间,闭合后仅有0.1毫米的间隙,相当于一张普通A4纸的厚度,这创造了单边间隙最小的纪录,而且该纪录至今未被打破。

“钳工的活又脏又累,现在学这个的年轻人很少了。而且厂里基本已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,很多零件用机器就能生产,手工制作零件的年代已成为历史。”作为一名老钳工,周建章亲眼见证了钳工工种由兴到衰的过程,当年跟他一起进厂的钳工学徒也都早已另谋他职,如今只剩下他一人在坚持。他说,机器制造零件虽快,但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,准确度更胜一筹。

改进项目50余个

周建章喜欢琢磨研究,当年厂里开始研发新型防爆增压器,国内没有类似案例,他只能凭着自己的经验一次又一次地试验,每天都泡在车间里。3个多月后,他终于设计制作出防爆水冷涡轮模具,解决了很多工艺技术上的重大难题。辛苦的付出总会有回报,该产品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这么多年来,周建章独立完成的技术改进项目多达50余个,他自行编制完成的模具设计、加工、组装、维修作业内控标准,为整个模具制作过程提供了可靠依据。“生产中看到问题,就会下意识地改造一下,只是想让生产出来的模具成功率更高。”对于自己改进的项目,周建章说都是顺手的事。

虽然现在的钳工“动枪动刀”的机会少了,但对于每个初入行的新手来说,基础知识还是必备的,周建章自然成了不少人的师傅,先后带了50多个徒弟。“钳工里很多技艺是要亲自动手、长时间操作后慢慢悟出来的,是一辈子的手艺。”周建章说。

“车间偶像”变身改善能手


80后小伙曹炳吉先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凡的成绩

8月15日,记者来到位于高密市的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在生产车间中,一名男子正在来回地穿梭,有时他会俯下身在机床上研究一番,有时又会同操作工交谈一会。他就是曹炳吉,是公司的改善专员,而在此之前,他曾经是车间操作工中的一员,曾经创造的加工效率纪录,在一年的时间内都没人能赶超。

提早出师,创下车间新的效率纪录

2005年,19岁的曹炳吉进入公司,成了一名电火花操作工的学徒。“3个月顶岗,3个月熟悉岗位,2至3年达到熟练程度后就可出徒”,这是厂里延续了多年的用人“规律”,刚进厂的曹炳吉,也被师傅告知不能心急,可曹炳吉却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心:“争取2年内就出徒”。

为了这个目标,曹炳吉认真跟着师傅学习,私下里又给自己“加料”,半年之后,曹炳吉的操作水平就与师傅旗鼓相当。一年半后,20岁的曹炳吉就凭着娴熟的操作技能,提早出了师,他也成了从学徒工到独立操作工用时最短的新人。

出师之后,曹炳吉在操作车间的工作游刃有余,而且还成了车间里的“传奇人物”。当年加工侧板花纹时,因为之前没人加工过,不少车间师傅都不敢操作,曹炳吉就成了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,最后仅用11个小时就完成了加工。对于当年不经意间打破了车间的效率纪录,创造新的纪录,曹炳吉说,他在操作的时候,压根没想过会有破纪录这回事,只想着按时按质地完成工作就好了。

换新岗位,一波三折研究出新工装

从2005年到2013年,曹炳吉整整干了8年半的电火花操作工,期间为了“充电”,他还跑去技校学习了一段时间。理论与实践集一身的曹炳吉,决定再挑战一下自己,放弃早已经熟悉的操作岗位,转到改善专员的岗位上。

作为改善专员,曹炳吉的任务就是发现车间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,提高生产的效率及质量。回忆起当年他第一次研制成功的垂直工装,曹炳吉说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,“我设计了一个半月,研究出了第一款垂直工装,但没想到车间师傅用了之后,反映说不好用,我有些心灰意冷。”可也正是师傅们的话,刺激了曹炳吉,他开始跟垂直工装“死磕”起来,晚上加班到深夜成了家常便饭,一遍又一遍地做实验,进行改进。又耗费一个多月的时间,曹炳吉再次带着自己新设计的垂直工装来到车间,让师傅们试一下他的成果,这次师傅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。“现在厂里所有的电火花机床,都安装了我设计的新工装。”曹炳吉指着正在运行的机床一脸自豪地说。

痛并快乐,30多个项目获厂里奖项

曹炳吉说,他已经完全适应了现在的工作节奏,查资料做实验,都让他感到动力满满,虽然研究的过程有时会“痛苦无比”,但每次看到经过他的改善后,减轻了车间工人的劳动强度,提高了生产的速度,他的心里就会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。

2014年,曹炳吉研制成功钢片槽专用冲油工装,使电加工的钢片槽在原来的基础上效率提升30%以上,每年节省资金152万元。2015年,他制作了专用的电刻笔,获得了公司革新建议的三等奖,今年年初,他成功开发新工艺技术代替部分3D打印钢片,使钢片制作成本大幅度降……至今,曹炳吉已经有30多个项目获得了厂里的“创新改善建议奖”。

“做改善专员每天都有新的挑战,尤其是在反复试验中,虽然失败的次数多,但在其中能体会到很多的乐趣。”曹炳吉说。

发明“神器”让同事省心省力


电力工人郭红军喜爱研究创造,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


高温时节正是用电高峰期,对于国网青州市供电公司配电运维班的工作人员来说,这段时期也是最忙最累的时候,还好如今使用的巡视工具已经“更新换代”,他们不再需要到高温的电缆井中作业,而且用的时间也节省了一半以上。这些都归功于他们的班长郭红军,为了让同事们工作起来更舒适,他已经研究了多项装置及工具。


不用下井,用手机就能查看电缆井内情况


8月18日,记者见到郭红军时,他和同事正在外面检查环网柜。作为国网青州市供电公司配电运维班的班长,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城区主线路的供电、运行、维护等。


检查完环网柜后,郭红军和同事用铁棍打开旁边路面上的一个电缆井,准备查看井内电缆线的情况。郭红军从工具包里拿出一根长约20厘米的杆子,稍微一拉,杆子就变长了,随后,他又从包里拿出一个银白色的长方体盒子安装在杆子的一端,把安装好的工具递给同事后,郭红军就站在电缆井旁边看起手机来。


“那个盒子上有三个小孔,一个可以发射红外线,用来检测电缆线的温度,还有一个是摄像头,用来拍摄井内的景象,还有一个是用来照明用的。”郭红军向记者解释说,用这套巡视工具,只要把铁盒通过伸缩杆放到电缆井中,井中的景象就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看得一清二楚,省去了下井的麻烦。


为减轻同事们的辛苦,研究各种实用工具


郭红军说,在没有这套巡视工具之前,他们打开一个电缆井后,需要先通风15分钟,然后工作人员再下到井里对每条电缆线挨个进行检查,整个过程至少需要20分钟,目前城区大约有2000多个电缆井,每次检查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,而且高温季节里,检查完一个电缆井,每个人身上的工作服都得湿一遍。


从1995年开始,郭红军就一直在供电系统工作,在成为配电运维班班长之前,他干了17年电气试验,换岗之后,他对电缆井巡查人员的辛苦体会得更加真切,为了减轻工作强度,他开始琢磨有没有一种办法,人可以不用下井,就能知道井里的情况。“上班时间我得处理工作上的事情,研究就只能放到下班后,这套工具现在看着挺简单,但当时研究的时候可是费了不少工夫。”回忆起当时研究这套工具时的情景,郭红军笑着说,那时的他有点“走火入魔”,有时候晚上半睡半醒突然有了一个灵感,他马上就能爬起来,赶紧记下来,就怕第二天就忘了。






主持参与的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


在郭红军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摞与高压电气设备试验、供配电设配运行维修等有关的专业书籍,这些书籍都是他进行发明设计时的“帮手”,而在他的抽屉里是各式各样的钳子、螺丝刀、电线等工具。“我下了班就待在办公室里研究,这张办公桌就是我平时的试验台。”郭红军说,搞这些发明创造,虽然是为了工作起来更加方便,但实际上已成了他的一种爱好。


郭红军主持和参与的《繁体字转换工具》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,《一种环网柜电缆终端头测温装置》《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补油器》等多个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而他平时的一些技术改造,也为企业大大节省了费用。


郭红军最近正忙着改造一款他已申请专利的夏季安全帽,“第一个版本的安全帽我已经设计完成了,戴上之后,帽子里会有凉风吹过。”郭红军笑着说,他的这些发明设计,初衷都很简单,就是为了让电网的工作人员工作起来能够方便一些。